
用缂丝机制作绣品
在2019年11月上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,中国雀羽金绣技艺传承品牌洛阳“雀金绣”牵手英国高级珠宝定制品牌“纪娜梵 GèNAVAN”,联合建立文化创新研究中心项目签约。这使河南省洛阳市非遗项目雀金绣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,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

制线

各色丝线
雀金绣是我国传统刺绣艺术之一,因其主要材料使用孔雀羽翎和黄金丝线而得名,其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它以珍贵的雀羽线、金缕线为主要线材,并配以多种色线,采用编织、雕塑、缂金等多种刺(织)绣技艺,纯手工巧妙制作而成。洛阳是雀金绣的主要发祥地之一。据《尚书·禹贡》载:“厥篚织文”。早在战国时期已经有加工黄金来捻制绣线的技艺。由于材料过于贵重,因此这项技艺没得到发扬和普及。

换线
王丽敏出生于雀金绣世家——王氏仁山堂绣房,是雀金绣技法第19代传承人。她自幼跟随祖父母学习雀金绣技法,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和探索实践,不仅完整复原了雀金绣和皇家御绣古代工艺,而且还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发展。目前,雀金绣技法是洛阳市高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用天然植物、矿物染制成的各色丝线
“雀金绣制作工艺非常复杂,集染、织、绘、缂、嵌等工艺为一体,金线比发丝还要细若干倍,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。由于耗时长、技术难度大,年轻人大都不愿学这一行而导致后继乏人。”王丽敏说。为了传承雀金绣技艺,王丽敏组建了洛阳雀金绣文化创意研究院,对濒临失传的技艺进行研究、挖掘和梳理、记录,让这一古老的技艺重新焕发生机。

绕线

作品《黄金衣》
“雀金绣是小众制品,市场上很少见,因此弥足珍贵。我们下一步将把雀金绣技法普及传授给更多雀金绣爱好者,让我国的非遗制品在世界上走得更远。”王丽敏说。(洛阳晚报记者 李卫超)
(原载于2019年11月23日《洛阳晚报》A11版)